第263章 一举多得的香港博物馆计划(4/5)
比起建筑费用,我估计地价可能会更高。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只要博物馆本身能够盈利,那就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建成整个项目,以后再以门票的方式还款。”“杨生确定这样的项目能赚钱?”霍营东也有些不确定。香港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项目,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完全就是一种不同的生意。“100%的把握我是没有,但7/80%应该还是可行的。”杨文东分析说道:“这几年香港的经济越来越好,港府也在推动旅游业发展,连五星级酒店都在推动,我还是很相信香港的未来的;而香港经济好了之后,作为拥有大量中华文明古董的博物馆,或者说记录中华文明的博物馆,那肯定不缺客人,特别是孩子群体。”在80年代之前,英国是真心实意的想将香港建成亚洲的东方明珠,加上其特殊的位置、优质的港口,以及本地大量精英群体的发展,也成就了未来黄金时代的香港。在巅峰时期,香港人可以说花钱如流水,那一个博物馆,也肯定是能够盈利的。当然,66-67年肯定会亏,但也就两年,熬过去了就是一切海阔天空了。“杨生就这么有信心?”霍营东笑问道。“当然。”杨文东笑了笑。最后一步,如果博物馆实在不行,那以后就换个位置,原地则建楼,那只看经济收益,估计赚的会比博物馆长期经营的好二不拆,还要多的多.不过,杨文东也不差某一栋楼,博物馆如果能够成功,那意义更大。“好,这件事我会跟华润的人商量下。”见杨文东如此坚持,霍营东也就答应说道:“他们应该会与内地有关部门商量,如果能够大量卖你古董,那博物馆就可以建了。不过一些有价值的古董,恐怕不可能卖。”杨文东又道:“其实不一定必须都要卖给我,很多国宝我也不想买,也买不起,不妨考虑租,全球很多博物馆也会像国家租国宝级的古董的。”哪怕是改开之后,能够出售的古董也是有限制的,而一家博物馆,想要长盛不息,那里面的展品最好也需要经常性的更换;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古董很是昂贵,搬运的成本很高,但全球之间的博物馆还是经常性的把古董运来运去。“租?”霍营东想了想说道:“这样的话,倒是更符合两边的收益了。”他是何等聪明,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好处。一来杨文东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古董,毕竟他不是赵从衍那个古董疯子;二来内地政府就不需要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