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地产新转向(5/6)
60年代的香港,地产规模不小,但未必比的过工业,特别是如今长兴实业的存在,更是培养了很多优质供应商,以及他们的供应商。汇丰、恒生乃至前几年的廖创兴,也都是靠着扶持香港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渣打、东亚、有利这些银行则错过了这个机会。当然,工业兴起对银行的影响也只能说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但在早年能够看好未来工业发展的银行家,在其他方面的眼光一般也不差。综合因素导致了恒生银行的崛起,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汇丰渣打的地位,为两年后挤兑危机埋下伏笔。郑志杰又取出一份文件,道:“杨生,这些就是新地皮的具体介绍,周边的一些商业设施也有介绍,您看一下。”“嗯,好。”杨文东接过文件,认真的看了一遍,说道:“那就报名参加吧,这块地的位置,不比四季酒店的差。”眼下如果是一般的地皮,他其实没什么太大兴趣了,因为一般的地皮,到了66/67年要多少有多少。但中环黄金位置的地皮或者物业,纵然67年或许也会有人出售,但数量仍然是稀少的,这些地方,很早之前就被老牌英资巨头掌控,华资新贵基本上求而不得。在原先历史上,80年代华资已然压住英资,可中环大厦仍然很难获得,甚至到了21世纪,一半左右还是在英资手中。郑志杰又问:“那我们竞拍这块地,是准备建什么?自持还是出售,或者半自持?”杨文东反问:“港府有限制吗?”郑志杰回道:“没有,但竞拍的资料中,这些是要说的,这个没什么限制,港府也不会追查,不过一般情况下,报的什么以后至少在短期内是要按照这个执行的,除非经济方面有问题。”“嗯,那就报建写字楼,物业自持。”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中环的物业,他是不会因为66年房价下跌而提前卖的,这样就太傻了,因为可能就买不回来了,特别是整栋物业的所有权。郑志杰又道:“好的,还有一件事,我们长兴地产之前一直与恒生和东亚银行合作,现在恒生也要竞争同一块地皮,算是有冲突了,那这一次的融资,就只找东亚吗?”“至少两千万了。”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可以跟汇丰沟通下,之前他在航运上帮了我不少,这次算是投桃报李了,合适的话也可以给他们,或者给部分。”在杨文东这个穿越者来看,自己大规模购买超级油轮是没什么风险的,但站在汇丰的角度,即使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