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红磡200万尺地皮的开发计划(3/5)
正常,也不可能完全阻止得了,当年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做不到,但只要随时的进行监察,限制这些人无限膨胀的黑心,只敢稍微做一点,那就行了。回到自己车内后,杨文东带着笑意说道:“和黄的收购总算是结束了。”“是啊,接下来,我们搞定港灯就行了。”方先名也同样很开心;跟着自己老板,连续拿下多家英资巨头,这对自己来说也是巨大的成就,说不定未来有人著作香港商业史,自己的名字也会被提及了。杨文东不在意道:“港灯的事情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跟和黄一样,发电业务交给现任管理层就行了,地产业务,可以分别与和黄以及长兴地产合作;这件事你负责吧,我就不参与过多了,地产方面,你待会去找一下郑志杰,将和黄与未来港灯合作开发共有地皮的事情跟他说一下,我之前已经对他提过了,他知道该怎么做的。”港灯的规模虽然大,但业务结构简单,目前只有发电与相关配套,其他业务包括地产,自己都是不做的,之前是交给和黄,但和黄出问题外加地产危机,也就不了了之了。对于发电业务,他也没必要更换管理层,顶多以后安排一些华人进去学习,为以后进军国内做好准备。“好的杨生。”方先名答应道。杨文东又道:“另外,我准备去见一次港督,这段时间,咱们在香港商界闹的越来越大,也得去和麦理浩聊聊,顺便也讨论一下红磡港口地皮的事情了。”“麦理浩会管这个事吗?”方先名有些不确定。杨文东道:“工转商可是港府的重要收入之一,麦理浩自然也在意,这么大的项目,可以给港府带来不小的进账,我也得跟做生意一样,跟他谈谈了。”香港早年有很多地皮都是工业的,其中不少还在港岛或者一些繁华区域,因为当年售出的时候,还真的是偏僻地方,但几十年过去,一些位置就变成寸土寸金了;很多地产开发商自然看中这些位置,但必须要进行“工转商”,也就是按照差价给一笔钱给港府,然后才能建住宅或者写字楼酒店等等;这个金额,很难有优惠,因为一旦有优惠,那地产商就都去收购工业用地了,而不是去参加港府的地产拍卖,这对于依赖卖地收入的港府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只有少数情况,才可能有转圜的机会。和黄的易手,在香港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谁也想不到,杨文东居然会接手一个如此负债累累的和黄;一部分人顿时对和黄的未来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