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单子完成(2/4)
桃从怀里掏出样品和问题绣线。
老人瞄了一眼:“化学染料当然不准。”他颤巍巍地指向角落的几个陶罐,“那才是正宗的苏绣蓝。”
接下来的场景让苏云终身难忘。江桃卷起袖子,跟着老人学习调配植物染料——靛蓝要加多少石灰,水温控制在几度,丝线浸泡多久……她像个小学徒一样认真记录,完全看不出是个大厂长。
“丫头,”老人突然对苏云说,“知道为什么叫苏绣不叫绣花吗?”
苏云摇头。
“因为要有苏的灵魂。”老人指着正在染线的江桃,“你师父懂。”
回程时,三轮车上多了几捆新染的丝线,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蓝。苏云突然问:“师父,您为什么对刺绣这么执着?明明工厂那么忙……”
江桃望着远处的虎丘塔:“因为我答应过别人,不让这门手艺断在我手里。”她转向苏云,“现在,这个承诺传给你了。”
十五天后,当最后一批屏风装上外贸公司的卡车时,整个绣坊的人都哭了。验收员难以置信地检查每一幅作品,最终在验收单上写下“远超预期”四个大字。
庆功宴上,苏云喝得满脸通红,突然站起来举杯:“敬我师父!没有她,我们……”
“别肉麻。”江桃笑着打断,“是大家共同的功劳。”
宴会结束已是深夜。江桃正要离开,苏云塞给她一个小包袱:“给您的礼物。”
回家路上,江桃在路灯下打开包袱——是那块《牡丹亭》样品,但背面多了个小人儿:扎马尾的女孩伏在绣架上,身旁的女子正俯身指导。绣得惟妙惟肖。角落四个小字:“师徒同心”。
家里的灯还亮着。推开门,顾有为正在餐桌前,抬头微笑:“忙完了?”
“嗯。”江桃把绣品递给他看,“苏云绣的。”
顾有为仔细端详,突然指着那个小人儿:“这是你跟她吧。”
江桃笑着点点头。
“对了,”顾有为从抽屉拿出封信,“法国加急件。”
江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