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与众不同,又彼此相同(3/6)
应有的高度。
就比如小木头,若不是这一世重逢了重生者翟达,她可能连一顿安稳的饭都是奢望,更不要提任何数学方面的成果。
另外时间也是很宝贵的,虽然他们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放在社会层面上也只是“较有成绩”的在校生,这对翟达来说远远不够用。
距离成才,他们至少还要经历毕业求职、体验社会人情冷暖、为了五斗米折腰、钢丝球的花语是隐忍和富贵等一系列经历。
如果任由其自由发展,说不得要等十年,等这些人二十八九岁,对翟达来说不确定性太强也来的太迟了。
十年后说不定自己都开着潜艇游马里亚拉海沟了。
所以就需要一定的外力介入,去加速这些人,也要去支持这些人。
翟达愿意在人才上投入一定成本。
二:在确保这些人成才的前提下,要有归属感。
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人也会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岔路口,以现在的社会风气来说,费劲巴拉投入成本、助人成才,然后突然告诉翟达要出国了不再回来,“骂娘卡”一拿老死不入华夏,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把他当黑网贷撸了属于。
哪怕翟达可以靠着【纯金秘密手杖】的效果嘴遁,也终究只是面对面的时候有效,可以用于应对特殊情况,但不能成为唯一的手段。
所以建立内心的归属感虽然更麻烦,却是不可或缺的。
三:在符合各自天赋的范畴里,要朝着翟达期望的领域倾斜。
比如孙婷在化学方向有天赋,则可以推动往电池领域发展,
程墨是计算机天才,那未来“帕拉梅拉”里的终端系统少不了他的帮助,可以提前引导。
发展领域上要形成他们朝翟达需要靠拢的趋势。
无法每个人都匹配的那么精准,比如最抽象的葛巧巧,只能先按照其应用物理的方向引导,相术有机会再说吧。
综上三点所述:“π”应该是一个可以助力成员成才、有归属感和凝聚力,且可以调控成员发展方向的组织。
它之前可能只是一个校内社团,但当大家聚集在“迷雾酒馆”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校园的范畴,而变成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