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第24章 葛大爷(3/4)(2/3)

第24章 葛大爷(3/4)(2/3)

晓刚的《芳华》里的6分钟长镜头战争戏花了半个月才拍完,期间无数次推倒重来。《扬名立万》不可能用这么长时间!排练三天…演员们大都吃准台词了…然后带妆排练…原本以为演员们会有抵触这种拍摄方式…大家都是一线,你把我们叫来,然后排练舞台剧?像话吗?想多了,大家非常喜欢这种方式!包括吴景…看来,真正的演员都是乐于在舞台上发光这句话是真实的!沈言对葛尤的表现最满意。大概是因为他见过太多投资人…所以,他演起来陆子野,很有生活!对了,葛尤在《扬名立万》里的造型参考了《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是有头发的那种。……有个话题:为什么好些老戏骨演技不见长进甚至倒退?演员这个行业是最吃天赋的,没有之一。演员从刚入行,到老戏骨,最重要的是什么?五官和嗓音。到了老戏骨阶段,那就说明演技非但不错,而且在影视圈浸淫日久。这样的老演员,演技已经达到一个高度了,演技上都大差不差。举几个例子:江闻,陈导明、葛尤这种级别,拼的就是剧本,以及五官跟角色的贴切度。只有中间的演员,才需要拼演技啊,台词啊,什么之类的。比如王寳强,演技不管多北影教科书,你让他演哪吒,怎么演怎么垃圾…所以你觉得某些老戏骨演技下降,多半是剧本就垃圾,又演了一个跟自己五官不太贴的角色。当然,还有很多压根不算老戏骨,典型的就是张铁林、张凯丽…基本都属于老戏骨三个字只占了个老!葛大爷最近几年的电影,都挺尴尬的。其实《刺猬》还不错,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好看,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这个年代,只要不是特别的好,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一部电影想要有价值,无非是两个维度的成功,一是商业价值,二是艺术价值,所谓的艺术价值就是奖项。很显然,《刺猬》到不了拿奖的程度…还有一点:讨论价值!这个更难,《刺猬》这部戏在雅俗之间的把握比较暧昧,真正喜欢闷骚文艺片的人,并不会对这电影奉为圣经,喜欢商业片的,也会觉得这个电影没啥意思…两个群体都无视,自然没有啥热度!甚至比不上《非诚勿扰3》…毕竟那玩意还有老的大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还在关心男女那点事情,真的很幽默…至于《爆款好人》…宁昊毁了葛尤——人家演闷骚稳重男演得好好的,怎么到了70多岁就得开小火车撞机器人装疯卖傻了呢?还有那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