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第83章 上影节邀请(2/3)

第83章 上影节邀请(2/3)

电影,然后分割成2000多组拍摄镜头。

    所以每个人包括群演都清洗知道自己今天要拍摄内容,要不然那么多国人不同语言,根本没法拍了…

    对比一下…《长津湖》剧组!

    有个爱尔兰小哥在《长津湖》剧组打过工——饰演美国鬼子。

    他在龙腾网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记录自己的打工生涯。

    小哥以2.2万人民币的月薪和其他几百名外籍临时演员一起来到中国参演长津湖,加入了林超贤团队。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包工头拉农民工的模式被随便拉来的,谁都不懂表演,中国籍包工头在他们的工资里面抽成,团队给他们找了个退役老外做了3周的基础军训就去扮演美国鬼子了…

    这批人既不懂表演又不懂枪械,更不懂特技。

    毫无悬念地,片场状况百出,事故频发…

    拍了四个月,小哥又受邀参加《水门桥》的拍摄,在横店呆了一个月。

    这次工资改为日结,行动组150美元一天,临时演员100美元一天,离谱的是明明是充满大量爆炸物的战斗戏拍摄现场,居然没有酒精管制,一帮人喝得醉醺醺的拍爆炸戏,让小哥看得提心吊胆…

    怎么完成拍摄工作?

    全靠加班——小哥说这四个月是他生命中最长的五个月。

    包工头式的拉人头,农民工式的粗放管理,导演拿着个大喇叭声嘶力竭地调度指挥,唯一的进度控制手段就是疯狂加班。

    但你要知道,《长津湖》已经是全中国最牛逼的剧组了!

    由此,可以简单推断国内大部分剧组的情况…

    对了,听说《封神》剧组也是工业化流程——剧组是直接自建了供上千人吃饭的食堂,厨师物资都是剧组自己搞定…

    不过,《封神》既不东方,也不算工业化,它可能引进了好莱坞的制片管理流程,用了一些外方制作团队,但远没有达到一部普通好莱坞大片水准…

    最主要乌而善既不了解汉人,也不了解道教,更不理了解《封神》…

    估摸着,单纯想运作一个大项目,名利双收!

    ……

    热芭客串了两场戏,下午就离开了——《机械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