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第86章 万达之夜(2/5)(1/3)

第86章 万达之夜(2/5)(1/3)

    “但是呢…观众的审美是不断提升的,咱就说青春片吧,今年五一档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还有那部《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口碑…不算很好,但比较起去年的《左耳》、《栀子花开》、《小时代》系列绝对有进步。”沈言接着道:“可惜,票房嘛…一个是1.06亿,另一个9500万…这就是观众审美在进步的表现。”说到这,沈言看了眼阿狸影业的张强,然后道:“去年,阿狸影业的徐远翔说了‘未来的电影产业不需要编剧’,还有‘屌丝购票心理学’…不知道张总怎么看这等奇才的!”张强愣了一下,然后才道:“这个我没有特别关注…”“那我来说说吧,”沈言道:“电影一百多年的发展,真心不是靠IP和数据统计推动的,核心是靠人的创造力!内容产业是算不出来的,包括好莱坞,每年亏损的大制作一大堆!你敢说它们背后没有大数据支撑嘛?”“而且,电影这种东西,除了爆米花爽片,我们是不是应该每年拿出一两部好作品呢?每年好莱坞生产的大多数商业电影,都属于文化垃圾范畴,这里的垃圾是垃圾食品的垃圾,容易产生饱腹感,却无营养…除了满足盈利目标外,别动不动拿那个当骄傲!无论是不需要职业编剧,还是什么屌丝购票心理学,问题重点不是方法论正确与否,而是一种莫名的狂傲与俯视心态…电影作为商品要存活,可以强调IP重要性和数据统计工具重要性,但不要把它推向神坛去供奉,更不能莫名以为自己因此就掌握了某种生杀大权,可以用来普渡众生了。世界观和价值观能不能不要这么狭隘?看电影的宽度和数量稍微拓宽和提高点,都不会得出这么极端的观点和方法论!那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阿狸影业做电影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电影,也不是通过拍好电影赚钱,而是通过糊弄观众赚钱?另外,我真是搞不懂,阿里那么有钱,为什么只满足于赚钱的电影?你们不是应该追求做几部载入影史的好电影嘛?想赚钱,为什么要做电影?大数据没有告诉你们,每年赚钱的电影只有不到5%嘛?”张强被怼的没话说…好在于东给他解了围,聊起了博纳影业从美国退市的事情。博纳2010年登录纳斯达克,是国内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影视公司。六年后,博纳决定退出美股。很正常的原因:美股不看好中国的影视公司!如果按照博纳影业6月12日在纳斯达克的收盘价来计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