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开拍(3/3)(2/4)
党,算无遗策,没有啥成长空间!
而《叛逆者》打开了许多又可圈可点的另类解读,非常有意思,男主角从青涩到老练,从摸索迷茫到坚定无比…
林楠笙却是一点点被磨出锋芒,一步步从不太自信、还带着犹豫和仁慈的学生,变成最终那个一身伤病,利用身边所有人去完成任务的“无情人”。
时间节点选择的也很不一样,1936年!
林楠笙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他们那一代是为了家国理想愿意舍弃个人理想和安稳生活,选择投笔从戎的一代人。
它代表的是一代青年,被卷入的是似乎无穷无尽的民族苦难的黑色旋涡。
这个角色跟着历史的脉络行走。
所以他在入场时调查钉子“邮差”,在1937年成为行动队长走在抗日一线,1940年刺杀日寇和汉奸并与我党联手,而之后,主要矛盾再一次移回国共。
主次矛盾的变更,是我们的近代史,也是《叛逆者》的野心所在。
《叛逆者》,林楠笙视角下是很不爽快的,因为他的身份是军统。
这个也是剖析了某党失败的必然性和我党成功的必然性!
林楠笙从被选拔到担任行动队长到副站长,经历了懵懂,质疑,失望,迷茫,绝望和伪装的圆滑的整个过程。
曾经的三位上司,一个狂傲刚愎得失心太重没有底线的投日,投日后依旧为保全自己首鼠两端;
一个蝇营狗苟贪婪无度毫无气节,小人之心栽赃陷害;
一个是我党卧底各种摸鱼敷衍,后来在同志相称后与林楠笙亦师亦友,最终他选择牺牲自己,将林楠笙推举上位,却留下了名誉污点。
这对于林楠笙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
《叛逆者》并不否认某党中也有有才之人,可用之人,有血性之人,林楠笙也是这些人的代表,但这些人却往往被排挤到边缘,被忽视被利用。
林楠笙被多次训斥,他显得格格不入,不见希望,难挽天河,最终“叛逆”。
对比《伪装者》…其实《伪装者》更偏偶像剧!
事件演绎的比较夸张,爱情方面写的很突兀…
《叛逆者》虽然有爱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