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这营销…牛逼!(2/3)(1/3)
《卧底横店: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编剧宋方金发在微博上的一篇文章…写说:横店的大多数剧组会为“小鲜肉”找替身,对手戏演员常常对着空气、沙包和副导演表演;为了省钱,一场三十多人的群戏主角配角全是替身;大部分年轻演员不背台词,靠现场工作人员题词…矛头对准所谓的小鲜肉!沈言摇头:“我就问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不堪受辱的导演决定请一批富有经验并且廉价的替身演员,把钱都花在故事、情节、摄像等提升影片质量的刀刃上,做出人皆叫好的影片…那这个作品会有人买单吗?”“连一个卧底都知道这么干不好,那为什么那帮花钱的制片方愿意放任呢?”“你怎么不去指责放任这种现象的幕后资本?”“不敢嘛?”“不要什么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年轻艺人身上,那阿狸影业公然宣告:颤抖吧,影视圈,互联网思维打上门来了,我们手握线上线下宣发渠道,我们集众多自带流量的超级IP为一体…然后就能赚钱了…为什么这位金牌编剧不怼这种现象?反而把目光对准年轻艺人?”“是,顶流小鲜肉不敬业,要求高,自带房车、自带厨师…确实有这个问题,但如果剧组工作到位,为什么需要房车还有厨师?”“我们象山影视城现在统一管理,设置了六个食堂,主演、群演都在食堂打饭吃…设置了十个休息区,四十几个私密休息区…那我们在象山拍戏就是可以不用带着房车、厨师…”“你剧组工作做得不到位,反而埋怨主演多事…到底谁有问题?”“那小鲜肉不敬业…”沈言没有丝毫留情:“那就让他滚!我的剧组不需要这种演员!”“那你怎么看高价邀请小鲜肉的现象?”沈言无语,解释了一下:“小鲜肉的本质是为影视作品带来粉丝流量,粉丝买单的心理基础也从来不是觉得小鲜肉演技好,而是自己关注、喜欢、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的偶像出现在大片里,就能够获得满足罢了,所以,花高价请小鲜肉其实就是花钱买流量…流量的特性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降低,竞争加剧,价格也会大幅下调,直至最后被人完全抛弃!”“我就希望各位导演编剧前辈们下回批评某些演员的时候直接点名,别总小鲜肉小鲜肉的…”……宋方金这个人擅长炒作。他跟王海林一样,从头到尾并不想解决问题,实际上也抱着一颗要数据的心,想捧红自己。如果不是真心想解决问题,就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