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朝廷册封(3/4)
“咱们可不能辜负了伯爷。”
“大伙儿在这儿,都对着祖师爷发誓。”
“这秘法绝不能外传。”
“谁要是传出去,以后就别吃这碗饭了。”
工匠们纷纷点头起誓。
为了确保泥浆浇筑技术不外泄。
黄友才安排村里最老实稳重的几位大匠负责调配水泥灰。
其他干力气活的,只负责研磨,碰不到配方。
为了让许平安放心,黄友才还让工匠们签了契书,交给丰林伯。
万一有人泄密,许平安可以直接找那人算账。
有了这水泥浇筑法,工程进度明显快多了。
外围的围墙和一些关键建筑,都开始用水泥浇筑加固。
比起忙活的工匠们。
许平安这两天却在找两样东西:纯碱和芒硝。
这可是烧玻璃的必备材料。
许平安以前一直是烧草木灰,过滤水来弄碱溶液。
但弄出来的碱不够纯。
不过许平安运气不错,在丰林县城买到了一些湖碱,也就是天然矿碱。
虽然买得不多,但烧点玻璃应该够了。
有了上次配水泥的教训。
许平安这回没当着大伙儿的面烧玻璃。
他跑到西河堡工坊区,找了个空院子偷偷试验。
帮忙的也就黄文秀、黄友才这几个熟手。
叫黄友才来是因为烧玻璃要控炉温和退火,这老窑工最拿手的就是把温度拿捏得准准的。
烧玻璃的主料是石英砂。
这白沙子可不好找,许平安在丰林县河滩扒拉了点,又在北邙山的小溪里发现了更纯的。
这会儿工坊角落里堆着几十袋石英砂呢。
许平安正用坩埚加热融化沙子。
头几锅说实话挺失败。
可能是料不纯,也可能是火候没控好。
烧出来的东西又混又黑,跟玻璃根本不沾边。
许平安试着调整配料比例,死盯着温度变化。
折腾半天后,总算熬出像样的橘红玻璃液。
他把滚烫的溶液浇到备好的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