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练兵计划(3/4)
旁边年纪大点的村民苦着脸接话。
“当奴才?”
“唉,就怕咱不投靠这位爷,”
“村里娃娃连命都保不住,还谈啥子孙后代啊。”
这话一说,大伙脸上更愁了。
离开河东村,许平安带着人往东南走。
前面不远就是石磨村。
这村子不是普通民户,是督军府管的兵户寨子。
许平安人马还没到村口,
老村长和百长早带着百十号汉子候着了。
许平安刚到村头,兵户们呼啦一下围上来,扯着嗓子喊:
“是许校尉!”
“啥校尉!人家现在是丰林伯!”
“快叫伯爷!”
看着眼前热乎乎的兵户,许平安心里也暖烘烘的。
为啥这么亲?道理简单得很。
丰林县的兵户多半打过赤水河那场硬仗。
当兵的谁不知道许校尉名号?
碰上外乡人或是灌了黄汤,总要吹嘘许校尉的战功才痛快。
在这些兵户眼里,许平安就是自家人,跟亲兄弟似的。
所以许平安刚到石磨村口,百十号人全涌上来。
“参见许校尉!”
“拜见伯爷!”的喊声震天响。
石磨村这百长也是赤水河下来的。
许平安大破妖蛮的英姿,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攥着许平安的手,眼泪哗哗的。
原来兵户们从赤水河回来,个个念着许平安的恩情。
要不是许校尉带头冲杀,妙计破敌,
眼前这些兄弟,指不定有多少要折在赤水河。
许平安进了这磨盘村,真跟回了家没两样。
好些人拉着他的手,翻来覆去讲赤水河的故事。
可不管多热乎,许平安今天是来收丁口的。
该办的正事,还得说清楚。
这事儿当然是管事许诚来办的。
他清了清嗓子,又照着本子念了一遍。
然后问石磨村的兵户们:
“你们是想当食邑丁口,还是跟着伯爷当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