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都市言情>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189章 改革!改革!(求票!求票!)(2/5)

第189章 改革!改革!(求票!求票!)(2/5)

    难怪能培养出高远这么个优秀的孩子来,人家是知识分子家庭。

    张雪梅听到外面传来的聊天声,也从厨房里走出来跟徐桑楚寒暄了两句。

    高跃民邀请徐桑楚在沙发上坐下,给他递上根烟。

    李建群沏了杯茶端给徐桑楚,又给小叔递上一杯,然后说道:“叔,您和徐厂长聊着,我去厨房帮阿姨包饺子了。”

    高跃民笑着说道:“去吧。”

    老公公的派头十足。

    徐桑楚为何而来,高远心里非常清楚。

    果不其然,徐桑楚跟高跃民浅谈了几句各自工作方面的内容后,感慨道:“不瞒高教授说,改革开放后,国内电影事业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但是面临的困难也同样很多。

    最大的难点在于,各家制片厂生产指标充足,但可供加工制作的内容太稀缺了。

    简言之,就是缺少好剧本。”

    高跃民抽着烟,说道:“不对吧徐厂长,我听高远说,北影厂今年的拍摄指标就不够用啊。”

    徐桑楚苦笑道:“那是因为北影厂有高远啊,我们上影厂可没有像高远这种产量如此高的编剧。这也是我今天厚着脸皮登门拜访的主要原因,我求剧本来了。”

    高远忙说道:“您太谦虚了,上影厂贵为咱们国家三大电影制作基地之一,人才肯定是不缺乏的,我听说您不是正在拍摄《巴山夜雨》吗?

    吴永刚老先生任总导演,吴贻弓同志担任现场执导,演员阵容强大,涵盖了李志舆老师,强明老师,欧阳儒秋老师,还有年轻演员张瑜。

    这片子拍出来,绝对会成为一代经典的。”

    徐桑楚也抽了口烟,道:“还在筹备期间,并没有正式进入到拍摄期,《巴山夜雨》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本,但并不能说明我们就不缺好本子了。

    小高,我直言不讳,中国电影圈就这么大,哪家制片厂有个风吹草动的,大家很快就能得到消息。

    还有就是,上面发布的政策也是电影拍摄制作的风向标,廖公今年点了两部片子,一部是你的《太极》,一部是香港左派的《少林寺》。

    这说明什么?

    说明武打片将来会成为各家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