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日常养生常识> 第34章 夏季如何养生整年都不会生病(2/6)

第34章 夏季如何养生整年都不会生病(2/6)

 - 合理使用空调: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左右,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以不超过5-7℃为宜),防止“空调病”。夜间开空调时,需盖好腹部和关节,避免冷风直吹。



    - 保持通风祛湿: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流通;潮湿地区可使用除湿机或干燥剂,降低室内湿度(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减少霉菌滋生。



    - 注意衣物选择:穿宽松、透气、吸汗的棉麻类衣物,便于汗液蒸发;出汗后及时更换湿衣,避免湿气侵入肌肤。



    (三)重视午休后的养护



    午时小憩后,不宜立即起身投入工作,可先喝一杯温水,活动四肢,让身体从休息状态逐渐过渡到活动状态。此外,夏季午后气温较高,外出时需做好防晒,戴帽子、打遮阳伞,避免阳光直射头部(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过度暴晒易致阳气过盛,引发头晕、头痛)。



    二、饮食有节:清补养阴,祛湿护脾



    夏季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加之高温易使食欲下降,饮食调养需遵循“清补、祛湿、养阴”的原则,既要补充营养,又要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一)清热解暑,兼顾养阴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易受“暑邪”侵袭,出现口渴、心烦、多汗等症状,此时需适当食用清热解暑的食物,但不可过度寒凉,以免损伤阳气。



    - 清热解暑食物:绿豆汤(绿豆性凉,可清热利湿,但脾胃虚寒者需加少量姜丝)、西瓜(性寒味甘,能解暑生津,但不可过量,以免腹泻)、荷叶粥(荷叶有清暑利湿的功效,搭配粳米煮粥,健脾又解暑)、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热解毒,适合夏季食用,但需煮熟避免生食伤胃)。



    - 养阴生津食材:夏季出汗多,易损耗津液,需适当补充养阴食材,如百合(润肺养阴)、银耳(滋阴润燥)、梨(生津止渴)、麦冬(养阴生津,可泡水饮用)。



    (二)健脾祛湿,防范“湿邪”



    夏季雨水多,环境潮湿,人体易受“湿邪”困扰,出现乏力、舌苔厚腻、大便黏滞等症状。中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