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夏季如何养生整年都不会生病(3/6)
认为“湿邪困脾”,因此祛湿需先健脾。
- 健脾祛湿食物:
- 红豆薏米粥(红豆健脾利湿,薏米利水消肿,二者搭配煮粥,是祛湿佳品,但薏米性凉,可炒后使用以减轻寒性);
- 茯苓(性平,能健脾渗湿,可加入汤粥中,或打成粉冲服);
- 冬瓜(性凉味甘,能清热利水,适合夏季煮汤或清炒);
- 生姜(性温,能温脾化湿,炒菜时加少量生姜,可中和寒性食物的影响)。
- 避免助湿食物:少吃油腻、甜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这类食物易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湿气积聚;少喝冰镇饮料,以免寒湿侵袭脾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补充盐分,平衡电解质
夏季出汗多,不仅丢失水分,还会流失钠、钾、钙等电解质,若不及时补充,可能出现乏力、肌肉痉挛等症状。
- 适量补盐: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盐分(每天不超过5克),或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避免高糖饮料);
- 补充钾元素:香蕉、橙子、菠菜、土豆等食物富含钾,可适当多吃,预防低钾血症。
(四)饮食规律,保护脾胃
夏季气温高,易出现食欲下降(“苦夏”),此时更需注意饮食规律,保护脾胃功能。
- 定时定量进餐:即使食欲不佳,也应按时吃饭,避免暴饮暴食或节食;
- 清淡为主,少食辛辣:辛辣食物易助阳生热,夏季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上火(如口腔溃疡、便秘),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 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夏季食物易变质,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隔夜食物,预防急性胃肠炎。
三、适度运动:养阳疏泄,避免耗伤
夏季运动的关键是“适度”——既要顺应阳气升发的特点,通过运动疏泄气机,又要避免在高温时段剧烈运动,以免耗伤阳气和津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