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什么叫食疗养生?(3/7)
合粥,能如清泉熄灭燥热之火。
虚者补之:气虚(乏力懒言、易出汗)者宜食山药、莲子、粳米、大枣、牛肉;血虚(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经少色淡)者宜食红枣、桂圆、猪肝、菠菜、黑芝麻;阴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者宜食银耳、百合、鸭肉、桑葚、黑豆;阳虚(同寒性体质表现更甚)者宜食羊肉、虾、韭菜、核桃、肉桂。老母鸡炖汤时加入几片黄芪,便是给气虚之人最温和的“加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者泻之: 体内有实邪(如食积、痰湿、瘀血)者,需适当选用具有消导、祛湿、活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消肉食积滞,薏米、赤小豆利水渗湿,黑木耳、红糖活血化瘀。聚餐油腻后的一杯山楂麦芽茶,便是肠胃的“清道夫”。
2. 顺应天时:四时流转中的饮食之道
春生: 万物生发,肝气旺盛。饮食宜**疏肝理气、清淡养阳。多吃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香椿、豆芽)、芽苗菜、性味甘平的食物(如山药、百合)。少食酸涩收敛(如大量醋、乌梅),以防阻滞肝气升发。适当辛温发散(如葱、姜、蒜、香菜)以助阳气生发。
夏长:暑热湿盛,心火当令。饮食宜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多吃瓜类(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绿豆、荷叶、苦瓜、莲子、薏米。口味宜清淡,适当增“苦”味(清心火)和“酸”味(生津止渴、固护体表)。避免过度贪凉饮冷伤脾胃。一碗冰镇绿豆汤,是酷暑最贴心的抚慰。
秋收: 气候干燥,肺气当旺。饮食宜**滋阴润燥、生津养肺**。多吃白色食物(银耳、百合、梨、莲藕、山药、杏仁)、芝麻、蜂蜜。多喝温润的汤水粥羹。少食辛辣燥热(如辣椒、花椒、姜)以免加重秋燥。清晨的一碗冰糖银耳羹,能温柔地润泽干燥的喉咙。
冬藏:天寒地冻,肾气闭藏。饮食宜温补助阳、补肾填精。多吃温性食物(羊肉、牛肉、鸡肉、桂圆、核桃、板栗、黑芝麻、黑豆)、根茎类蔬菜(红薯、土豆)。可适当进补,但需结合体质,避免滋腻碍胃。一碗当归生姜羊肉汤,能温暖整个寒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