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河内司马(1/3)
大晋啊,从司马懿以下,一代不如一代。就连司马懿本人,也是个把当众发誓当放屁,毫无信用可言的人物。连他自己的家事,都能搞出嘴上说看重发妻,终究还是宠妾灭妻的事情。“但是……”楚天舒疑惑道,“古代龙脉还在时,每一代的人,继承原典之力后,不是依然能走出自己的路吗?”“说明这龙脉原典,对世间的干涉能力,也是很有限的。”霍明叹息了一声。“那是因为,古人对龙脉的相互干涉,是一代接着一代的,而我们要面对的,是相隔将近两千年,刚刚回归的龙脉原典。”霍明说道,“如今的龙脉里面,沉淀下来的固化趋势,要远比古人面对的压力更大。”“这是大都督他们,从种种事件里面总结出来的。”“巧的是,大都督得到的原典,正是那位诸葛武侯。”“那位……布计出征,屡屡被司马懿阻截,最后活活被司马懿熬死的千古良相。”窗边阳光静谧。霍明说完了这些话之后,连喝了好几口茶。楚天舒若有所思,也端起茶来,品了一口。“所以,你是来找司马懿的?”看到对方点头,楚天舒又说道。“但,诸葛亮是躬耕于南阳,我们那蔡将军,是躬耕于彩云之南。”“你跑到河内,来找司马懿原典加持的对象,肯定不只是因为历史上的司马懿,出自河内吧?”霍明点点头。他喝干了茶水,悄声说道:“是我们在京城的朋友,偷偷传回来的消息。”“袁氏衰落后,曹家继承了北方大半实力,同样考证出龙脉原典之事,对于司马懿格外上心。”“是曹家人查出来,如今河内有一个人,极可能得到了司马懿的原典。”那确实,既然是曹家的人,当然得对司马懿格外重视。楚天舒十分好奇:“这人谁呀?”按照霍明得到的消息,这个人姓陈,名学文。前清时期,河内县曾经出了一位名人,名叫李棠阶。他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为官,先后做过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在他病死之后,皇帝又赠其太子太保,谥号文清。此人曾经在河朔书院,任教主讲十三年之久。而陈学文,就是他的徒孙。在豫州文人之中,陈学文颇有名声,继承了前清遗留下来的许多人脉关系。毕竟,虽然前清被推翻,但是如今在豫州各地任职的人里面,还是有不少,是前清官吏给自己换了顶帽子。当年这里流传过一个笑话。说是有县太爷,把辫子割了之后,拿竹竿在衙门前捅了两片瓦下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