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两重天(1/3)
秀水东街由于地偏人稀,附近仅有一家卖炒饼、面条的小饭馆,所以大家吃饭都很迅速。不过半个多小时,宁卫民和罗广亮他们,都已经轮换着填饱了肚子。到了这个时候,日头已经彻底偏西,眼瞅着就要下去了。太阳的颜色也由金黄变成了桔红,给京城镀上一层淡淡红光。而街市的情况同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那就是人数儿以看得见的速度飞快减少。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的京城,一种黑白两重天现象一直鲜明的存在着。那就是白天随处可见排队拥挤的人群,每当夜幕刚刚降临,立即消失不见,变得行人疏落。只有昏黄的路灯,来印证城夜晚的萧瑟与寂寥。这里也不会例外。所以几乎在工人们散去的同时,倒腾农产品的小贩们便开始收摊儿。无论赚多赚少,大部分人都带着这一两个小时的成果回家了。虽然这期间还有些经营其他品种小贩又赶到这里。比如卖鞋垫袜子的、卖针头线脑的、卖手电、电池、雨伞之类小百货的……这些人像接班儿一样的占据了农贸产品退去的地方。不过也就寥寥几个摊儿而已。而且他们货物种类稀少,且更为低劣。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几乎都不是职业小贩。纯属被生活逼得别无选择,才会在白天的正式工作结束后,下班偷着到这儿“摸鱼”来。就比如说,勉强可以与宁卫民他们算做同行,仅有两个卖服装的吧。一个是由一个四十来岁中年妇女卷着包袱皮儿摆的地摊儿。卖的东西只有一种,就是款式土得掉渣儿的平脚内裤。粉红的、果绿的、黑的、蓝的、灰的、条纹的、横纹的、小花儿的……颜色是五彩缤纷,可肥肥大大,根本不分男女,应该全是她自己缝制的大裤衩子。而且这大姐显然干了没多久。别说不好意思吆喝了,她连抬头看人都不敢。完全是业余中的业余。另一个三十七八的中年人,却分明是游刃有余的老手。这一点仅从他是众多小贩里,唯一用自制铁架子挂服装的人就能看出来。而他的货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绿。这主儿卖的全是军装,上装下装俱全,但一共都加起来也就十几件儿而已。此外,铁架上还挂着有十几双胶底解放鞋。如果估算一下,总资产差不多二三百元。这就已经算是此地小贩里的大拿了。总之,等到纷乱退去,该走的人都走光了。这条街上还在摆摊的小贩全加起来,也就六七人而已。他们和宁卫民的豪华车队一做对比。也就更显得六辆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