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皮笊篱(1/5)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宁卫民简直是天底下最能占便宜的人。其实做到借鸡下蛋还不算难,难的是像他这样的滴水不漏,天长日久。要知道,许多人虽然也善于借助旁人的力量成就自己,但绝对到不了宁卫民这样八面玲珑,处处逢源的境界。差距就在于大多数的人见着好处就不撒嘴,太急功近利了。大概是因为这年头我们的国人穷得太久了,或许也是重新启动的私营经济已经没有了旧时商人的踪迹。现在涉足商海之人总是难以协调自己和旁人的利益。本能的认可西方极其自私的一套——资本为王,赢家通吃。却不懂得经商就是做人,忘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而宁卫民恰恰相反,康术德的指点让他贯彻通透了“和”字的重要。他的商业追求就是好处均沾,人人有份。她做事永远都力求符合法、理、情,以此换得大多数人的支持与信任。为了保证生意的安全,良性运作。哪怕是一个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小人物,只要是他商业中有用的一环,他都尽量不让人家感到委屈。这就让他的商业经营完全成了一把皮笊篱。就拿大年三十那天来说。宁卫民和张士慧很快就熟悉了。男人就是这样。没利益纠葛的情况下,一颗烟,一杯茶,一起食堂吃顿饭,就能聊成谈得来朋友。当然,两人也确实算投缘。不但都比较能聊,爱开玩笑,甚至连个人情况也相差不多,首先俩人年龄相仿,宁卫民比张士慧就小一岁。其次,张士慧的父母却都在大西北需要保密的军工企业工作。他是跟着奶奶长大的,如今就自己单奔儿一人儿在花市一间小房儿住着。这让他也有着明显的独立性,而且对家庭的感受与宁卫民无限趋同。至于说到两人明显的区别。只在于张士慧作为独生子女,高中毕业后没去京郊下乡当知青。他直接就来到了重文门宾馆上班。别看年轻,可如今已有三年店龄了。另外一点就是,这小子恋爱谈得比较早。充分利用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把人生后半段儿的陪跑员给确定了。以这年头的保守风气和普世道德观而论。只要双方父母不反对,他跟那个夜班勾上的叫刘炜敬的姑娘,差不多已经能看成一家人了。总之,宁卫民算是碰上了比较合拍的搭档。这夜班儿上的尤其舒服,没有什么是难以胜任的。甚至在张士慧提议下,俩人还合计好了轮值分工的法子。一人一天坐前台值班,另一个打地铺踏实歇着。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