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二十六章差别(2/3)
接起来,不仅平时可以方便百姓,一旦出现灾荒朝廷也能够迅速调集人力物力赈灾。但是把水泥路修到县里是几个意思?朱允烨看着手里的奏折,越看越气!一个几万人口的下县,非要修水泥道路。奏折呈到内阁,结果内阁原封不动地送到御前。这不是第一次了,先前就有县令要修水泥道路,朱允烨当然不准。结果人家根本不理会朝廷,不等命令下来就召集百姓开始动工。等到朝廷的政令到了的时候,水泥道路都快要修完了。若是这县令能够完全靠他自己把水泥道路修起来,那朱允烨不仅不会责罚他,还会深感欣慰地给他表功。可是这县令根本就没有钱修道路,直接把衙门的钱全部挪用了,那可是整个县一年的税收。也就说,这个县把所有税收都截留了,一文钱都没有给朝廷。朱允烨气得雷霆震怒,下旨将此人押到御前,厉声问他为何要胡作非为。结果县令丝毫不惧,大义凛然地道:“既然朝廷不修,那这道路就微臣来修!”“胡闹!”朱允烨差点气炸,指着县令的鼻子骂:“修与不修,朝廷自有法度,岂能让你随意施为?若是人人都如此,那这天下还不乱套了?你可知道,不尊朝廷,乃是死罪!”岂料,县令脸上没有丝毫惧色,抬头挺胸梗着脖子:“微臣为全县百姓谋福祉,死得其所!”狗屁得为百姓谋福祉,以前怎么没见你们这么积极主动的为百姓谋福祉?朱允烨知道这是有官员盯上了他的内库,准备来个先斩后奏试探一下。最后朱允烨将县令论罪处死,至于县令究竟会不会因此而留名青史,朱允烨已经顾不得了。他最需要的是让朝廷严令各县,不得擅自修建水泥道路。可即便是有朝廷再次下令,仍然是有敢以身犯险的人。同时朱允烨也发现,这些人竟然都是国子监出身的官员。以往朱允烨觉得国子监的学子守规矩,而书院的学子一个个放浪形骸不得他喜欢。结果没有想到竟然是国子监出身的官员在给他出难题,而书院出身的官员却一个个安分守己。这个时候朱允烨才明白,当初韩度告诉他国子监学子大多数都是信手空谈者多实干者少,是什么意思。“还是书院学子清醒啊,知道以朝廷的财力根本不可能做到每个县都修上水泥道路,根本就没有向朝廷申请过。”朱允烨独自感叹:“而且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空等着,他们在有限财力的情况下,下一段一段拓宽道路夯实路基。这也的道路虽然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