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乱伸手的秦秀芝(1/7)
第二天起床后,杨军拖着疲惫的身子去餐厅。看见马香秀愁眉苦脸的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拎着一个空面袋。“大妈,粮食又涨价了。”马香秀手里拿着面袋苦着脸向王玉英诉苦道。“又涨价了?”王玉英闻言,叹了一口气。“涨价也要买啊,一家老少几十口子等着米下锅呢,不买哪能行啊。”“可是涨的离谱,面粉和大米涨了五分,玉米面涨了三分,其他的粮食也都涨价了。”马香秀手里攥着一沓钱和粮票,嘴里一个劲的数着粮食的价格。“哎,自从口粮下调以后,这粮价是一天一个样。”一家人在吃饭,闻言,也没什么反应。毕竟,杨家不差钱,一直养尊处优惯了,缺了谁的嘴也不会缺他们一口吃的,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粮食的珍贵。自从国家发布政策,大力支持二线建设,号召全国人民节衣缩食,筹集物资支援西北建设。自1954年‘统购统销’后实行的居民‘凭证’供粮改为‘凭票’供应,凡是在京有正式户口每人按月发放粮票。粮食定量依年龄大小,因人而异,从银耳出生的三斤、少儿六斤、儿童8斤……至成人21斤不等。此外还依身份不同,指标各异,如在校大学生、机关干部、特殊工种……略有所增加。其中面粉供应应占总定量的20%,大米占10%,其余供应粗粮、棒子面、白薯干、高粱面等杂粮。像杨家这些人,基本上属于轻体力劳动者,每人每个月就有38斤粮食定量,其中细粮就有12.5斤,粗粮25.5斤。至于杨军,除了工资高一点外,口粮也有200斤,在整个四九城也算是头一等了。其实按照杨军和伊秋水的待遇,养活一家人是没问题的,但是他不能光顾着自己家,还要照顾跟着他们家吃饭的其他人。比如苦荷母女、孙招财夫妻、赵菊花等等。杨安国和杨安国他们不用担心,他们本就是干部,工资和口粮都多,养活一家人是不成问题的,至于其他人,虽然都有正式的工作,但是工资待遇低,口粮又降了那么多,日子自己过得比较苦一点。就那孙招财来说吧,要不是每个月杨军接济他,就凭他那点工资还不够塞牙缝的。“香秀啊,暂时不要去买了,回头我让石头送点过来就是了。”杨军道。“哥,对不起,您这么忙,还要操心家里的事,我……太失职了。”马香秀眼睛红红的,一副做错事的样子。杨军叹息道:“不怪你,要怪就只能怪家里没个能顶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