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大飞机产业园!协议达成!(4/4)
的合作生产。”这倒不是假话,A330这种级别的飞机,别说生产了,华夏目前连总装都没办法马上做到。停顿片刻之后,他又继续说道:“不过如果贵方有兴趣,那么之前我们谈过的AE100项目倒是可以……”必须说,施耐德还是比较有东西的,这个是竟然还能想到拿已经基本凉透了的AE100说事,准备再赚上一笔。不过被常浩南直接进行了一个打断:“施耐德先生,由于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路线的变化,AE100已经不符合我们的实际要求,就没必要继续谈下去了。”让空客按照华夏标准设计飞机这种事情,连提都不用提,所以他干脆直接挑明了自己的要求:“不过,虽然我们对于生产AE100没有兴趣,但却很愿意成为空客飞机的零部件供应商。”“以我国目前的航空运输市场发展速度,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需要购买的客机数量必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我想空客公司应该很愿意吃掉其中一部分蛋糕。”“而如果能在销往我国的飞机上面,应用一部分我国生产的零部件,我想一定会有利于贵公司飞机型号的竞争力。”“当然,关于供应商的资质,以及零部件的质量,可以由贵方派人来进行核验。”施耐德没有马上回答,因为这不是他的职权范围。但无论是他还是常浩南都清楚,空客应该不会拒绝这个要求。毕竟一架飞机上面,也不是所有零部件都是技术含量拉满。施耐德想的自然是,把占比较大但技术含量和利润率较低的部分丢给华夏生产,从而提高销量。而常浩南想的则是,只要空客体验过华夏这边的生产能力之后,逐利本能就势必会促使他们把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搬到华夏来。毕竟,前世的时候就是如此。他只不过把这个过程提前了几年而已。一方面,尽管这些欧标零部件不能被直接用于未来的华夏大飞机,但工程师和工人的经验却可以助力未来的航空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这个年头,哪怕是欧洲人觉得利润率较低的部分,放在华夏这边一样是个香饽饽,还能解决火烧眉毛的大量就业问题。因此,常浩南是准备借此机会,提前布局一个大飞机产业园!该去搞歼10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