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理论水平LV3,小试锋芒!(3/4)
的主要部分。“小常啊,伱的这个思路,我倒是大概理解了……但恕我直言,如果要发论文的话,恐怕很难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过稿啊……”唐林天虽然不是院士,但他其实接触数值计算领域最早,所以是最先抬起头来的。根据之前常浩南他们设定的原则,这类不涉及具体项目的方法论和工具性质内容,为了提高扩散出去投入应用的效率,该发表还是要发表的。就像之前那篇关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论文一样。虽然全世界都能看到,但其中获益最多的显然还是有常浩南和徐洋所在的华夏方面。远比捂在手里来得划算。但是常浩南却点了点头头:“这我知道,经验内容和推测太多,很难通过严格的审稿过程,所以这一次,我没准备发表出去。。”“那你的意思是……”“我准备写一个全新的软件,用来处理强耦合多物理场的仿真建模问题,而黑板上的这套东西,就是这个软件所要用到的工具之一。”这是后者第一次在正式场合说出自己要写软件的设想,“不过这是个大工程,比之前我和金城大学那边合作的飞机结冰模拟软件大得多,而且工程软件这东西不是一锤子买卖,后面还需要持续性的优化和升级,所以我需要一个完整的项目团队,而且必须是能够长时间维持下去的,还有资金和服务器。”杜义山和刘振响也看抬起头,互相对视了一眼。“如果是这样的话,小常,传统的课题组模式可能不太适合。”刘振响毕竟还是经验老到,很快意识到了常浩南需要的是什么,“你需要一家公司,一家由学校,科工委,甚至更高级别单位在后面支持的公司。”“一家公司么……”这倒是常浩南并没有想过的事情。他并不懂企业管理和其中涉及到的各种法律,但正如刘振响所说,对于一个需要长期维护的软件,这又是最合适的办法。看到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常浩南,后者又继续道:“不过公司的事情先不急,我建议你先找一个项目,挂靠上去,然后由你来主导完成它,就像是当初通过涡喷14来改写我们国家的航空标准那样,向上面证明你提出的这个方法的价值,这么做受到的阻力会比较小,而且争取到的资源也会更多。”“你有什么目标么?”这个问题就要简单得多了,甚至于常浩南早就在心里有了打算。“这个方法可以处理力热双物理场的耦合作用,可以联系一下蓉城611所,我早就答应过他们,在十号工程上面应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