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56章 我,博士,还没入学,但已经有了自己的项目组(日万,求月票)(2/3)

第356章 我,博士,还没入学,但已经有了自己的项目组(日万,求月票)(2/3)

望外。实际上,他如今已经积累了多达1500点的科研点数,为了节省时间,甚至打算首次尝试系统直接输出结果的能力。否则按照过去那样按部就班的一项项串行完成任务,等程序写出来恐怕都得到明年。当然,系统肯定没办法直接变出一个装着程序的U盘或者硬盘来,就算直接给结果,也还是只能灌到常浩南的脑子里面。但是这至少让他从一开始就有了总领全局的能力。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和算力,就可以直接并行分配任务,甚至把程序拆成一个个模块,由不同的人负责完成,最后再统一拼装起来,而无需等到一项工作结束之后,再根据结果部署下一项。效率会提高十倍不止。当然高效率是有代价的。那就是需要很多人。未必需要特别高的水平,只是数量必须非常多。但又不是一直需要。把初版软件搞出来之后,接下来的升级、维护和数据库完善这些活,就没那么急了。这样比较奇特的需求造成的结果是,在软件的开发阶段,更适合由传统的课题组模式来完成。毕竟可以利用科学院和学校内部大量的人(研)力(究)资(生)源。并且只要以项目补贴的名义发钱就行,不涉及到国企招聘员工那种复杂的组织和合同关系。但在进入维护阶段之后,又需要切换到企业的模式。因为流动性极大的研究生根本不可能满足长期迭代更新的需求。而国企,尤其是科学院旗下的国企,则可以直接和教授或者研究员们签长聘合同。如果有当初参加过程序开发的研究生毕业之后想要进来继续工作,那自然更好。只不过常浩南最开始的时候担心这么复杂的要求会显得自己B事太多,所以没好意思提。然而丁高恒阴差阳错之下搞出来的折中方案,却正好满足了他的要求。完美!300万的拨款就成立一家企业来说寒酸了一点,但对于一个存在时间大概不会超过半年的项目组来说,考虑到最重要的超算资源已经掌握在常浩南手里,就连电费都由学校出,那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富裕了。“那丁主任,不知道这个项目组,什么时候可以正式挂牌?”常浩南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问拨款什么时候能到账,只不过稍微委婉了一些。“应该快了。”丁高恒看了一眼办公桌另一边放着的台历:“我去找王宇忠主任的时候是6月初,他说争取一个月内批下来,算算日子的话也就是这几天了。”“我本来准备等到钱下来再通知你,但今天正好赶上你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