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47章 这么好的平台,光拿来对空有点可惜了……(2/3)

第647章 这么好的平台,光拿来对空有点可惜了……(2/3)

也是重型机最无法被取代的优势。”“这……”刘高卓当然理解常浩南的意思,但多少还是有些顾虑。双发飞机就是这点不好。在航发供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一架飞机用两台发动机实在是太吃资源。尽管战斗力肯定会比单发中型机更强,但也很难说就能一个顶俩。更何况,现在还是个急需提升三代机纸面数量的当口。那单发飞机的优势就更显得大了。所以,也怪不得刚才他和何明几个人感到紧张——在如今的1999年,华夏这边连歼6都还有大几百架正在服役,歼7则更是“主力”“新型”战斗机。别看常浩南最近两年好像折腾出来不少新玩意,但哪怕是最早出成果的歼8C,到现在也就装备了不到了50架。只能算是撒手锏,根本算不上主力。就这,对于空军和航空工业来说,都已经是过去二三十年不敢想的“盛况”了。所以,眼下这会,刘高卓哪怕把脑洞开到天上,也只是觉得解放军可能会在未来装备有数的二三百架三代机。在数量如此有限的情况下,还要两个型号分。那自然只能先到先得。这也是112厂那边计划先生产一部分有限改进版本的原因之一。毕竟装备这东西是有惯性的。一支部队只要用上了重型机,那除非后面没得选,否则未来更新换代的时候,一般也还是会延续过去的习惯。现在把坑位占上,怎么都不会亏。看着一脸纠结的刘高卓,常浩南大概也能猜出对方的担忧。从他一个重生者的角度而言,这自然算是杞人忧天。华夏海空军航空兵未来会把手里的两千来架战术飞机全都换成第三代和第四代,换装空间异常充裕,根本不差这几年的功夫。但这种事情毕竟不是做项目,哪怕说出来别人也未必会真信。所以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直接制造一波危机感。于是,常浩南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其实……十号工程目前也是在照着这个方向去改,你们肯定也听说了,611那边正在计划对飞机的总体设计进行修改,以满足未来可能的多功能需求。”“连中型机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那十一号工程在多用途方面的潜力明显更大,总不能落于人后吧……”常浩南这一手如今已经玩的非常熟练了。之前他在蓉城那边的时候,就是用歼11在发展潜力上的优势,让611所接受了那个幅度异常巨大的改进方案。而现在只不过是反过来了而已。什么叫一鱼两吃啊.jpg“十号工程改方案的事情,我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