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C808,成功取证!(4K)(3/6)
,还轮不到我嘞。”张洪飚是上个月大会开完之后,接替到年龄退休的张东旭进入的科工委,负责军民融合产业这块的事情。所以沪飞还有国产客机项目,其实就是他的主管范围。只不过这么一番话术下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显然熟络起来了不少。其实要论级别,张洪飚还是要比常浩南高上半级。不过,一来是后者的情况显然不能以常理论断。二来,张洪飚跟科工委其它副主任不同,是没有军职的。也是科工委第一位没挂衔的领导班子成员。以常浩南的视角,自然能猜到这是上级已经开始有意去除科工委的涉军色彩,为下一步的转型做铺垫。但对于张洪飚本人来说,他肯定还是担心自己的工作不好开展。所以跟常浩南这个同样没有衔的骨干部下搞好关系,绝对没有坏处。几人一番寒暄过后,便沿着红毯走向远处的总装车间。而这条路,显然是专门设计过的。因为中间恰好会经过大场机场的一个地标——恰好在20年前首飞的运10原型机。这架飞机原本停在稍靠厂区外围的地方,显然也是为了今天的仪式而特地转移过来的。不过,安排的好。张洪飚和常浩南一起在旁边驻足。后者抬头看了看这架已经因为风吹日晒而显得有些破旧的飞机,心中不免有些感慨。只不过,现在张洪飚就在旁边。对方要是不说点什么的话,常浩南也不太好开口。而张洪飚的配合也恰到好处:“对于咱们来说,运10,应该算是个教训。”“是啊……”常浩南回答道:“技术水平不足,这属于客观上的能力问题,但解散技术团队、封存技术资料,甚至后来还把资料给弄丢了……这就是思想问题了。”运10的研发并不是科工委主持的,二人diss起来自然毫无心理负担。而跟在后面的周庆之正愁找不到机会插话,见状连忙表态:“当初运10下马的时候,我还只是个技术主管,记得那个时候,程不时同志打过好几次报告,希望能在引进md82总装线的同时,保留一部分运10的研发和生产力量,给未来的国产客机留个火种。”“结果民航局那边没同意,最后还是把整个生产线和团队全都弄过去转产麦道了……”沪飞是几年前才被调整到科工委下面的新成员,周庆之这一波,明显是要表达跟过去切割的意思。常浩南自然也听得出来。不过,他虽然也瞧不上原来民航局那批人,但没必要在这种场合表现出来。于是周庆之又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