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战形态!(2/4)

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战形态!(2/4)

机。而作为指挥所的空警2000,则单独盘旋在前三者大约120公里的位置附近。考虑到我军主要面对的AIM120B只有约70公里射程,不可逃逸区则更短,因此这一位置基本可以保证预警机本身的安全。当然,在实战当中,预警机作为高价值目标,本身也会有专门的护航机队。但眼下这毕竟是测试而非演习,而且华夏空军目前安装了数据链的战机拢共也就这11架,所以就不浪费在模拟护航上面了…………预警机将要探测的目标,是从西北某机场起飞的一批歼7B战斗机——虽然其本身的性能已经落伍,但是得益于干净而简单的外形,米格21/歼7在无翼下挂载的情况下RCS并不算大。相比于本身目标特征太小,挂了角反射器又太明显,而且没办法飞太高太快的靶机来说,有时候反而是更好的测试对象。常浩南甚至想过,日后要不要参考美国的QF4和QF16靶机,搞一批退役的歼7改成专业无人靶机。这样甚至可以用来做实弹测试……总之,对于1473/1493这样90年代技术水平的机械扫描雷达来说,可能要到距离目标150公里,甚至更近一些的位置上,才能稳定探测到对向来袭的两个歼7双机编队。这个距离对于发射中距弹来说自然足够,但要想提前掌控全局,则还嫌太短。而且机头雷达的扫描范围也十分受限,只对航向正前方大约40-60°的锥形区域内有效。比如现在,位于前方的两个四机编队就刚好面临这样的情况。因为在起飞之前,他们并未收到目标来袭的具体方位信息,目前只是在大致朝着西方搜索而已。其中一架歼10的座舱当中,带队长机飞行员徐文兆正朝飞机的左右两边不停扫视着。尽管明知道那些米格21不可能突入到自己视距以内的位置,但作为一名华夏飞行员,他已经习惯了单机,或是与几架同型机一起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探测盲区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因此,时刻注意自己周围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刻入他骨髓当中的习惯。如果不是飞行计划不允许,他甚至会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滚转,以观察飞机下方和后方的视野盲区。至于跟在后面的那个大家伙,他在理论上当然知道很厉害,但并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感觉。“秦岭中队,报告各自的情况!”徐文兆习惯性地对着无线电说道。这次测试当中,用于长距离通话的HF电台被严格要求只收不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