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1章 基石与远望(1/3)
尽管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当中,但生产区域显然不是大肆庆祝的场合。因此,众人的注意力很快重新回到眼前的生产线上。此时,巨大的ArF1800光刻机已经停止了工作,内部那些价值连城的精密光学系统也随之归于沉寂。无需指令,身穿洁白无尘服的技术人员们已如同精密的齿轮般重新开始动作,迅速投入到收尾流程当中。一组人动作娴熟,开始分别切断各个区域的电源供应,同时手持特制的遮光膜和专用保护罩,小心翼翼地将各个关键部位——高数值孔径的物镜组、激光光源出射口、精密对准系统窗口……一一保护起来。另一组人则来到操作终端前,准备导出并检查刚才的运行数据。吴明翰站在一旁,眼眶依旧有些微红,胸膛起伏尚未完全平复。他张了张嘴,似乎想总结几句,但激动和如释重负的情绪交织,仍然难以组织起流畅的语句。基地负责人黄炜见状立刻向前一步,接替前者给出解释:“各位领导,设备目前处于严格的试生产验证阶段。甲方给我们的首批订单量也比较保守,主要用于市场测试和用户反馈收集,并非满负荷运转任务。”他转过头,看了眼正在导出操作终端数据的工程师们:“所以我们采取了间歇式生产的策略,每完成一批次的光刻作业,就停机进行全面数据分析和设备状态检查……这样就算发现什么细微的偏差或潜在问题,也能及时修正和弥补,把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华芯国际当然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但背靠国资委这棵参天大树,倒是可以不太在意短周期内的利益得失。常浩南专注地听着,目光在沉睡的光刻机和忙碌的技术人员之间缓缓移动。“你们的安排很稳妥。”听到对方的解释之后,他微微颔首:“我们虽然在7nm制程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在这个代表全球最高水平的芯片制造领域,我们毕竟还是后来者。”“国际巨头、潜在客户,乃至竞争对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我们,所以现在比追求产量更重要的,是保证每一片出厂芯片的性能和良率。唯有拿出稳定、可靠、经得起考验的产品,才能真正赢得甲方菊厂的长期信任,赢得终端消费者的信心,为后续扩大产能打下基础。”真到了必须得支持国产的时候,当然硬顶着不利条件也得上。但现在既然有这个条件,那最好还是能顺风顺水地把代工方从TSMC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