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651章 基石与远望(2/3)

第1651章 基石与远望(2/3)

到华芯国际。栾文杰脸上也浮现出理解的笑容,用半开玩笑的语气接话道:“常院士在开拓……全新市场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还全都是成功经验,所以么……听他的准没错”陪同参观的几人都是科工委时期就入行的老资历了,对于常浩南的彪炳战绩自然有所耳闻。于是纷纷露出会心的笑容。气氛终于彻底恢复了刚开始的轻松。“这第一步,算是稳稳当当地迈出去了。”栾文杰转向情绪已基本平复的吴明翰,语气转为关切,“接下来,ArF1800正式投产后,市场这块,你们心里有谱了吗?订单储备如何?”吴明翰这会儿已经完全恢复过来,胸有成竹地汇报道:“目前已经有明确意向、正在走技术评估和商务流程的代工订单,确认的有6个型号!”他掰着手指,如数家珍:“其中4个来自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海森半导体,包括两个移动终端SOC——除了你们刚才看见的之外,还有一个不集成5G基带的轻量化版本;再有就是用于5G基站的超高性能MCU(微控制器)、以及一个还在设计当中的GPU,说是用于并行计算,不过目前的信息还有限。”海森本来就是半导体设计领域的领军角色,因此占据大头并不让人意外。常浩南只是点点头:“另外两个型号呢?”“另外两个都来自科学院,是为下一代E级超级计算机量身定制的专用CPU,没什么商用空间。”吴明翰顿了顿,然后总结道:“虽然从订单总量上看,咱们还远不能跟TSMC那样经营多年的的巨无霸体量相比,但已经足够保证产线在未来几个月内的健康有序运转,给我们磨合工艺、提升良率提供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栾文杰同样在旁边认真听着,只是当听到“6个”的数字时,他的眉峰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一下。这个数量似乎低于他内心更高的预期。一直留意领导神色的黄炜立刻捕捉到了这一细微变化,连忙接过话头,补充道:“从全球产业现状来看,真正需要用到7nm甚至更先进制程的产品,目前还是集中在几个顶尖领域:高端旗舰手机的SOC、顶级GPU/CPU、以及部分尖端通讯基带和AI加速芯片。”“而且,国内具备这类顶级IC设计能力、并能负担先进制程流片成本的企业就只有海森、飞腾等少数几家,大部分设计公司的主力产品还停留在14nm、22nm乃至更成熟的工艺节点上深耕,市场的培育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